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

《我可能錯了》飄風不終朝,驟雨不終日

 《我可能錯了》是瑞典近年來,最暢銷的心靈成長書籍。

作者比約恩曾是一名事業有成的經濟學家,後來他選擇辭職,跑去泰國的寺院修行了十七年。書名我可能錯了就是作者對於生命、人際、痛苦的體悟。

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

《靠譜》工作、識人、自我成長,算是人生聖經了

《靠譜》的作者侯小強,是中國社群影音媒體產業的第一人,曾任新浪副總編、盛大文學執行長。

我查了一下作者,資歷確實很強,他把早期新浪帶了起來,也把盛大做大,後來自行創業,也經營得不錯。這種實戰派出來的人寫的書,參考價值很高。

2023年12月9日 星期六

《老闆客戶都點頭的數字說服力》培養數據思維,避開統計盲點

為什麼職場報告需要數據

這是因為,職場報告最常發生的情景是「對上」,你的說明對象是主管。

而主管,就是扛著管理職的角色,既然扛著管理職,他就必須對數字負責,因為主管的上面還有經營層。經營層要面對的,就是企業的財報數據,為了要讓財報達標,經營層就必須要求主管交出數據。

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

《如何讓人聽你的》從你怎麼使用語言,看出你的影響力

不說你「喜歡」,而改說你「推薦」,可以讓你的提議成功率上升32%。調整我們的語言方式,能夠產生驚人的威力。

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

《陽光先生》為什麼宥鎮的最後一幕回頭,如此動人?

 

前陣子,我才開始回去追陽光先生》。很多人說它是當年的神劇,看完後,我覺得不是神劇,而是超神劇啊。居然讓我一個四十歲的中年男子,哭得跟淚人兒一樣。

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

《一個經濟學家的AI觀點》我們的工作還保得住嗎?

本書作者Roger Bootle是英國的權威經濟學者,以精準的預測能力備受推崇。著名的歐洲最大總經顧問公司「凱投宏觀」(Capital Economics),就是他創立的。

2023年9月29日 星期五

《別把你的錢留到死》覺察時間有限,人生會比較快樂

 

這本書是寫給太在乎存錢的人

關於「金錢」主題,探討理財致富的書很多,但是專門教人「如何花錢」的很少,這是這本書很特別的原因—到死前才發現,我們存太多錢了。

2023年9月19日 星期二

《閉嘴的藝術》少了噪音,多了喜悅

說不停,始於焦慮

我讀過很多教人怎麼說話、如何溝通的書,這是第一次碰到有人寫教人怎麼閉嘴」這個主題

2023年8月11日 星期五

《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?》從數據統計,什麼樣的教養方式最成功

大多數父母對教養問題,最常有的擔心是,如果太過放任,那會不會養出一個很沒禮貌,容易闖禍的孩子?但如果管東管西,會不會又讓孩子沒辦法獨立判斷,變成事事都要等你意見的媽寶?

2023年6月2日 星期五

學習處理人生焦慮感

 

這篇放在生活筆記,是一個簡單的自我記錄,和一點小小的分享(圖片可以點開)

我算是個蠻容易焦慮的人,以前很常苦惱自己的個性,怎麼老是往負面去想。後來,隨著年齡、工作經歷、和閱讀量的增加,我才理解到每種人格不同的特質。

2023年5月17日 星期三

《心理摩擦力》光有吸引力不夠,還需克服四大阻力

 

一般在討論產品行銷的論點,多是從「吸引力」面向著手。而吸引力面向,又分為兩種︰正向吸引(用了產品會有什麼好處?)、負向吸引(不用產品會有什麼壞處?)

2023年5月4日 星期四

《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》好文章就是成功爭奪注意力

 

這是我近期讀到,實用性最高的一本寫作書。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,作者完全具有高度後設思維、和換位思考能力。而且,他要傳達的心法,不只寫作,更適用於所有創作輸出形式。

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

朱宥勳《越好的文字技巧,效果反而越糟糕?》︰簡談什麼樣的文章,讓人感到做作?

在朱宥勳的《越好的文字技巧,效果反而越糟糕?》這集影片中,解答了我之前的疑惑︰為什麼有些文字描寫,會讓人感到做作?

2023年4月27日 星期四

《看穿人心的讀話術》人格、情緒、心理疾患 2-2


在上篇,作者提到疏離性語言這個概念,本篇將焦點放在書的中後半部。這裡主要在討論的是人格與情緒,這兩者是如何互相影響,呈現出我們的外顯姿態的

2023年4月24日 星期一

《看穿人心的讀話術》從語言結構看出對方的心理傾向 2-1

 



我對這本書有興趣,是因為這位作者大衛李柏曼博士,有很特殊的背景。

2023年4月10日 星期一

《別有目的的小意外》︰你幫他想像未來,他幫你按下購買

 


本書在探討什麼是有效的訊息結構

因為我的工作環境使然,需要大量的職場溝通,不管是對下屬、平行、或是對上司,常常需要說明做法、解釋數據、簡報提案,所以我對「什麼樣的論述結構,最能讓對方接受這件事很有興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