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

《陽光先生》為什麼宥鎮的最後一幕回頭,如此動人?

 

前陣子,我才開始回去追陽光先生》。很多人說它是當年的神劇,看完後,我覺得不是神劇,而是超神劇啊。居然讓我一個四十歲的中年男子,哭得跟淚人兒一樣。

特別是,最後一集「宥鎮回頭」這一幕,應該可以直接保送韓劇史冊了。把眼淚擦乾後,冷靜了兩天,我想分享三個原因,寫一下為什麼這幕如此動人。


注定悲劇的近代朝鮮歷史

陽光先生的時代背景,主要發生在1902到1907年。這個時間點,剛好跨越了日俄戰爭前後,其實看到這部劇的年代設定,就可以知道是悲劇了。

這段時期的背景脈絡,大致是這樣的

1895年甲午戰後,朝鮮在馬關條約裡,被從清國獨立出來(本來是從屬地位),而朝鮮雖然號稱中立國,但基本還是被俄羅斯和日本控制著。

然而,俄羅斯主要將焦點放在滿洲地區,卻忽略日本在朝鮮逐漸擴張勢力。日本如此積極要拿下朝鮮,是因為他們的國土安全觀認為,朝鮮是日本的利益線,是為了要防衛將來俄羅斯勢力南下,所做的準備。後來,日本在1904年偷襲俄羅斯艦隊,兩國爆發日俄戰爭。

戰爭後,取得勝利的日本,基本已大抵掌控了朝鮮。在歷史上,雖然後來伊藤博文被暗殺,但仍阻止不了朝鮮正式被併入日本,遭到主權滅亡的命運。

劇集裡,最後在火車上,宥鎮那一幕回頭,對於早已明白朝鮮命運無法逆轉的他,以及後來理解這段歷史全貌的我們,帶出了無比的、感同身受的悲催。

因為宥鎮明知道,等待著自己命運的只剩絕望,但他仍義無反顧,起身前行。


為了愛人的理想,選擇奉獻自己

陽光先生最終集之前,宥鎮跟愛信雖然相愛,但宥鎮一直克制自己,不可以因為愛情,而讓愛信放棄自己的心願拯救祖國。

在國家大義面前,宥鎮選擇支持愛人的選擇,而不是自己的愛情。特別是,本劇前面已經用了二十三集,一路刻畫宥鎮對愛信的支持。到了最後一集的這一幕,宥鎮回頭對愛信說︰「妳得往前走,我會退後一步。往前走!」

這句話的意思是,去吧,去完成妳的理想,我會在後面保護妳。

經過前面劇情反覆不斷的形象積累,其實大家已經對宥鎮的性格很瞭解了。然而,最後這幕和這句台詞,威力依然強大到讓觀眾直接破防,眼淚潰堤真的沒想到,宥鎮把他的信仰,貫徹到了最後一刻。

在人物背景設定上,宥鎮明明是當初被朝鮮拋棄的奴隸之子,卻還是選擇回到朝鮮在行動上,宥鎮一路無悔的幫助,為了愛人的夢想,不求回報、大無畏地奉獻自己最後的人生。

這種執著,已經達到了在一般人的世界觀裡,很少能看到的奇觀高度。


因為他是男生三人組的最後一人



宥鎮這幕回頭,之所以動人的第三個原因,是因為他被放在劇中主要角色男生三人組的最後一人。

劍客具東邁、記者金熙星,在最終集前半部,都已經選擇了自己的命運。其實這兩人的故事,就已經很讓人動容了。但是,他們也因為這樣,在劇情上轉變成了一種「舖墊」,合力把最後一人宥鎮的故事,推上了最高點。

除了與愛信的愛情線,男生三人組的友情線,也在宥鎮回頭這幕一舉結束,瞬間鑿穿了觀眾心裡溢滿的情緒。

三人組從一開始的互不理解、互相討厭、彼此吐槽,到最後笑著共同舉杯喝酒。對照他們後來各自的命運,也讓這幕三人乾杯的背影照,成為了本劇另一個難以忘懷的珍貴時刻。


即便放到現在看,也仍是韓劇的最高峰

陽光先生2018年的劇,然而從劇情、場景、演技、配樂來看,即便放到了2023年的現在,也仍然是難以挑戰的頂峰。

宥鎮內斂而真摯的情感,在愛信一路看著國家時,他只看著愛信。這份從頭到尾始終如一的堅毅,讓這段悲慘的朝鮮歷史,顯得動人美麗。

宥鎮的回頭,就像在一片絕望的土地裡,開出希望的花。陽光先生這個片名取得真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