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我近期讀到關於「人類的群聚行為」,解析最精彩的一本書。如果你的職位是高階主管以上,需要帶人、帶團隊,或需要頻繁對人溝通與說服,真的很建議一讀。
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
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
《最黑暗的時刻》︰全英國唯一的怪老頭,只有他正確理解希特勒
▋敦克爾克行動前一個月,英國史上最黑暗的時刻
《最黑暗的時刻》指的是,英國在1940年5月至6月初這段期間,由邱吉爾接替張伯倫,正式成為首相時所面臨,人類史上最險惡的困境—納粹德國發動閃電戰,快速攻陷歐洲,入侵法國、直逼英國。
在幾乎整個中西歐著火的情況下,眼看法國快要淪陷,一但發生,就會危及到在法國佈署的數十萬英國陸軍。這時,邱吉爾的決策顯得無比關鍵,並在最終主導了歐洲命運。
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
《這才是真實的中國史》︰從日本右翼觀點來看近代中國秩序,以及台灣
▋什麼是右翼史觀 ?
本書作者,是知名的日本右翼史學家宮脇淳子,本書監修是她先生,也是有名的史學家岡田英弘。
日本的右翼史觀,是一套試圖讓國家正常化,並在二戰戰敗後,導正被左派框住的大和平主義。如解除武裝、不設軍隊、一億國民總懺悔、接受中共的「日本侵華」史觀(作者宮脇淳子說這叫「自虐史觀」)。
關於右翼觀點,很推薦蔡依橙校長所寫的《大東亞戰爭肯定論》書評,更詳細。
關於右翼觀點,很推薦蔡依橙校長所寫的《大東亞戰爭肯定論》書評,更詳細。
2018年12月2日 星期日
《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》︰如果我們是當時的日本人,真的會反對開戰嗎?
▋日本對外戰爭,是很嚴重的罪惡行為……嗎?
這樣寫可能很挑釁,但這並不是作者的原意(當然更不是本人的XD)。
以目前的大中華黨國史觀之下,我們所接觸到的日中關係,多半是以「那個時候日本很壞,殺了很多人」為基調,作為後續論述的延伸。所以,在讀日中近代關係史時,會讓人多少預設「中國是受害者」的心理,立場上就會比較傾向同情中國、討厭日本。
以目前的大中華黨國史觀之下,我們所接觸到的日中關係,多半是以「那個時候日本很壞,殺了很多人」為基調,作為後續論述的延伸。所以,在讀日中近代關係史時,會讓人多少預設「中國是受害者」的心理,立場上就會比較傾向同情中國、討厭日本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