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

《圖解日本人論》終談︰本能寺之變─織田信長為何而死?


作為本書終談,結論反而寫得簡單,因為在前三篇,就已經把書中最重要的概念釐清了。

終談必須提到織田信長(書中最後的篇幅也在談他),就要提到日本史上最大的謎團─1582年的本能寺之變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「敵人就在本能寺


▋從織田信長到戰國結束

雖然這整個時段區間,在本書中並沒有著墨,但還是看一下發生什麼事(因為這部分,跨越了三位最重要的戰國大名─織田信長、豐臣秀吉、德川家康)

• 15823月︰信長發動甲州征伐,討伐「甲斐之虎」武田信玄後繼者─武田勝賴。最後勝賴戰敗,於天目山切腹,武田家滅亡(勝賴切腹死前,還掏出自己的內臟丟敵人,超中二超狂)

• 15826月︰消滅武田家,距離統一天下又近一步的信長,突然遭到重臣明智光秀叛變,被火攻困於本能寺,切腹亡。後來明智光秀被衝回來(真的很衝,七天行軍將近200公里)幫信長討公道的秀吉軍打敗,光秀於逃跑途中死亡。

• 1590年︰豐臣秀吉「小田原征伐」滅掉北条家,統一日本。

• 1598年︰秀吉死亡,德川家康出頭(德川︰嘿嘿嘿終於輪到我惹)

• 1600年︰關原之戰,德川家康軍戰勝石田三成軍,幾乎取得天下,但此時豐臣家血脈仍在,成為家康最大的隱憂。

• 1614年、1615年︰家康發動大坂冬之陣、大坂夏之陣,豐臣秀賴戰敗切腹,豐臣家至此滅亡,德川家康統一日本。

• 1615年︰「元和偃武」,戰國時代結束。德川開創往後260年的太平盛世。


▋破壞村落社會的合議制傳統,是獨裁者信長的終極死因

明智光秀選擇背叛,肇因於信長那「幾近獨裁的權力觀」。

前三篇提到,日本傳統的村落社會,讓彼此產生了合議制、重視集體協調、互相體察的文化行為模式,這就是導致信長之死的終極因。

追求集權獨裁、打破保守勢力的信長,再再挑戰集體領導的合議文化,更無視「神聖的權力中空」那樣的架空。在這個即便是戰國武將大名,都還得稍微尊重家臣下屬,需要彼此協調的時代裡,信長的個人特質顯得非常出格,同時也非常「危險」。

這種超越團隊倫理默契的出格,在日本村落社會的封閉文化體系,輕則「村八分」,重則要命,而這應該就是文人武將明智光秀,最後被迫選擇謀反的原因。

對信長的獨裁、一意孤行、無視合議的性格深感不安的明智光秀,在同樣也懷有對信長性格警戒的朝廷、公家等武士一夥人,因為共同擔心「自己的土地被奪走」,最終慫恿光秀,將他逼上了叛變謀反之路,日本歷史因而一舉改變


終談至此,真的很推薦蔡亦竹這本圖解日本人論